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巨野县  > 正文

巨野:百余名“科技军师”带出万名“科技新农人”

作者: 苏程华 张海静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9-19 10:42

中国菏泽网消息(记者 苏程华 张海静 通讯员 谢新华 )近日,巨野县农业农村局派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毕研存来到田桥镇朱烟墩村,对村民带状套种的大豆、玉米秋季田间管理,进行现场指导。

在巨野,像毕研存这样的农业科技特派员被农民称为“科技军师”。据了解,目前巨野县拥有省注册的科技特派员105人,56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近年来,依托18个镇街“农科驿站”,“科技军师”们通过举办培训班,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先进技术,培育出基层农技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农技骨干3000余人,带出“科技新农人”1万多名。

巨野县龙堌镇“土码头农场”负责人邓海英就是一名“科技新农人”的优秀代表。“土码头农场”每年种植反季节胡萝卜2000余亩。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一些商超等高端市场和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订单逐年增加。在“科技军师”的传、帮、带下,邓海英不仅在当地第一个使用北斗导航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播种,而且还率先把无人机、卫星定位等科技手段和线播技术、滴灌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提升了胡萝卜品质和亩效益,“土码头农场”种植的反季节胡萝卜条形好、颜色好、口感好、商品率高,一年可以收获春秋两茬,亩产1万千克左右,亩效益3万多元。

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技新农人,巨野县通过扶持当地的农企大户,在各个镇街就近设置“农科驿站”,邀请专家和当地科技指导人员走进田间地头讲课答疑。据巨野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农科驿站”采取“线上咨询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度将人才吸引到田间地头并“固化”下来,打造一批集农科研发、农技推广、科技精准帮扶、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大户带动解决农民技术力量不足的痛点。

近年来,活跃在广袤田野的巨野县“科技军师”,通过传授推广 “一肥两用”“一水两用”“一膜两用”和“一药两用”等套种管理新模式,培育出大蒜套种辣椒、大豆玉米兼作、果树套种蔬菜等多个立体种植示范区,带动3000多户种植户通过学习套种方法增加收入。

“科技军师”播散农业科技的星火,点燃了“新农人”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目前,巨野县布局建设国家级“星创天地”2处、省农科驿站6处,并按照地域方位,把全县农业科技特派员分为15个服务队,按照“一人多村”“一团多村”,实现了农户与科技特派员的全覆盖、零距离交流。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